Marketing Strategy

Home/Marketing Strategy

KOL营销怎么玩?看2018网红营销新趋势

  越来越多的品牌在了解和接受着KOL营销,2018年虽已过去三分之一,但是你真的清楚今年的KOL营销趋势吗?   短视频营销仍然会大火     从前年papi酱的走红,短视频、直播等途径就初步进入我们眼中。而跟着抖音的走红,短视频又一次迎来了大爆发,更有“南抖音、北快手”的段子呈现。有人估量,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超300亿,短视频营销也又一次成为营销注重的方向。 风趣、有内容的短视频更加受消费者的欢迎,协作这种方法将产品美妙的植入其间,既不为难也不僵硬,还能为产品带来必定的曝光甚至转化率。   垂直型KOL日益受到品牌青睐   从最近两年KOL的发展以及品牌主与KOL合作情况来看,品牌主不再动辄选择那些粉丝流量巨大且身价颇高的明星或者泛娱乐型KOL,转而与那些粉丝规模不算庞大但是聚焦在某一细分领域的KOL进行合作,这些垂直型KOL在内容创造和传播效果上往往具有独到的优势,借助短视频或者直播平台既能为消费者提供流畅的观看体验,又缩短了消费者的购物路径和选择时间。     小程序营销正当时     2018年是小程序大爆发之年,现在,微信用户现已打破10亿,小程序已达58万个,日活跃账户超越1.7亿个。而现在已诞生了第一批小程序插件,随着逐步完善,小程序成为新的营销点还会远吗?   品牌方可能多少知道这些营销趋势,可是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KOL数量庞杂,我该如何去选择?   你需要一个智能的KOL营销系统   品牌营销团队常常需要一个系统来筛选KOL,跟踪他们的活动数据。管理KOL活动最常用方法是老套的电子表格,当你的员工花更多的时间更新电子表格,而不是与KOL进行交流时,你会发现工作效率非常之低。 这也是我们开发PARKLU社交媒体营销平台的原因之一。 PARKLU平台拥有时尚、美妆、健身、母婴、旅行、美食等行业领域2万以上数量的KOL,猛戳这里,get 500位KOL名单《theINSIDER》杂志 | 这500个KOL,是你一直想邀约的吗?     在搜索KOL的同时,在PARKLU平台还能对KOL进行动态监控,所属行业领域、类别、活跃平台、博主影响力、排序等都是选择优质KOL的重要因素。 在PARKLU平台上,你可以时刻监控你的品牌和同类竞争品牌6个月内在不同社交媒体被KOL提及的信息,包括发文是商业推广还是日常发文,密切关注竞争对手在活动中挑选的KOL,跟踪获取活动媒体价值,准确定位品牌的忠实拥护者。  让KOL来引导合作 品牌需要知道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今是消费者决定一切。Inuit联合创始人斯科特·库克(Scott Cook)表示:“如今不再是我们告诉消费者品牌是什么,而是消费者们互相告诉对方品牌是什么。” 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品牌,这已经不由品牌主决定了,而是消费者和顾客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中自然形成了对于一个品牌的认知。   当你与影响者合作时,你将成为KOL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影响者也将成为你品牌的延伸,KOL能以你未曾想过的形式呈现出你的产品。让影响者引导合作越多,其出现的机会就越多,对受众的吸引力就越大。   调整KOL营销预算   KOL营销是一场长期战,品牌需要与持续与KOL进行合作以加强营销效果,而不是在季度性活动或单次产品发布后停止营销策略。 博客整合平台Bloglovin’调查了来自不同品牌的100位市场营销人员,41%的人认为,KOL营销效果要好于传统的营销方式,有63%增加了在KOL营销方面的预算,有44%的品牌预算增幅超过了24%。 在进行KOL营销时,有21%的营销人员会同时使用两个社交平台,37%会同时使用三个,25%的使用四个,使用五个或以上的比例为6%。 虽然很多品牌都在今年加大了在KOL营销方面的投入,但是这一策略对很多品牌来说都还很陌生。 目前为止,尽管许多国外公司已经将KOL营销推广纳入他们的营销战略中,但是41%的公司仍将不到5%的营销预算用于KOL营销。   PARKLU的KOL预算计算器

大品牌的营销秘笈:和KOL长期合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经历过KOL营销的市场人,特别是处在摸索阶段的,估计都有一肚子苦水想要吐槽,到底和KOL合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吐槽的,希望帮助到广大客户爸爸们挑选KOL,并且更好地维持长期的合作。   和KOL合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品牌方 “大的KOL团队基本都是素质蛮高的,十点读书、深夜发媸、新世相、二更这些人都不错,就是贵。” “我感觉我们行业用KOL就跟用套套一样,都是一次性的,用完下次就很难再用了,也不是挑剔,而是总在盲目追求那些没试过的。” “看圈子吧,文化圈的KOL高傲一些,情怀比钱重要;娱乐圈的KOL亲民一些,玩到一块就好很多;时尚圈的KOL冷漠一些,可名和财都不能少;段子手基本上都商业化很高了,拿钱做事;互联网圈的KOL屌丝一些,不过有的人也端着,一看就没见过大世面;生活方式的KOL,基本都比较好说话,不过满足他们装逼的心理是唯一条件;体育圈子的KOL,就知道运动运动运动,给产品就满足了。” “我总结了,和kol合作的感受是这样的:苦苦寻找---紧张期待---付费交易---获得满足---达到高潮---彼此温存---不再联系。”   (以上内容来源于公众号“PR圈那些事”)     KOL Instagram上粉丝超过15万的博主Veronika Heilbrunner 说:“我真正喜欢的品牌不超过10个,密切合作都是很多年了。”确实如此,奢侈品牌通常与相对固定的一群意见领袖、不定期地在大小项目上合作。     博主Danielle Bernstein表示,“我特别想发展长期合作,就像和某个品牌‘结婚’了一样。那种‘一次过’的合作已经是过去时了。”   为什么要和KOL进行长期合作? 这么说吧:说一遍这个产品好,你可能听听也就过了,而说十遍呢? “高频率、长期坚持重复”是一个很好的营销策略。 举个例子:小米与部分评测自媒体长期合作,而不仅仅是发布会的一次性合作,小米签约的其中一个评测自媒体,在mix2发布后的一周连续发5篇,苹果发布后一周内,连续8篇苹果。   那么品牌方究竟该如何处理好与KOL的关系,如何与KOL进行长期合作?   和KOL长期合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了解KOL 在你开始和KOL合作之前,先要真正了解他们。这意味着你要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以及历史内容。并不只是浏览,而是需要阅读他们的发文,观看他们的视频,留意他们的更新,看他们关注的人群。当然,你也最好在他们的发文中进行互动,以更深入地了解KOL。   联系与自己品牌调性相符的KOL 如果你打算长期与KOL合作,你只需要找符合你品牌调性的KOL进行联系。Crowdtap的研究分析显示,44%的KOL愿意与那些和他们自身定位相关的品牌合作。如果你的产品和品牌无法和他们的粉丝产生共鸣,那么就不会有良好的效果。之后谁也不想继续合作。     与KOL保持联系 与KOL建立长期关系的核心是不断地与他们合作,在营销活动中,品牌应该保持与KOL的联系。甚至在营销活动结束后,你也需要与他保持沟通,而不是立马消失了。   给予KOL创作的自由 博主们深知,生动、有趣、出人意料的内容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在合作之前,如果品牌方能够仔细询问你希望合作的博主,听取他们的意见,就更能了解自己可以怎样与他们合作。     公平地有偿对待KOL 品牌应该清楚自己所需的KOL的价值,并公平地给予他们费用或礼品。唯大多数KOL都希望得到报酬,除了小博,他们有时也愿意在没有报酬的基础上与优质和大品牌合作。   PARKLU的KOL预算计算器  

你在KOL营销中踩过坑吗?如何避免那些营销误区?

  社交媒体营销在现如今的市场营销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进行KOL营销比起传统媒体对消费者说服力、推广效果更佳,性价比也相对较高。但是有时候,KOL营销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究其背后原因,往往都是对品牌市场以及KOL营销运作了解不够全面,而无法做出最有效和最正确的判断导致,或者和KOL沟通不畅、管理不当等。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些并不算成功的案例。   新世相: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近日,新世相为线上课程做宣传,从首发合作账号及平台的名单也能看出,除了寻找行业KOL外,新世相同时也找来了一部分运营行业的头部账号,比如:小黄人科技、壹伴、135编辑器、广告门......分别在不同时段为课程做宣传,可以说这次课程的宣传辐射范围和时段都非常优秀了。     新世相本次刷屏课程与之前相比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它的价格策略:购买课程,每满一万人涨5元。最开始的9.9元起步价门槛低、转化高,第一批用户购买非常容易达成,因此在启动阶段配合KOL的力量迅速传播起来。     最后,新世相的本次活动页面已被腾讯“封杀”,出现用户“集体退款高潮”。 “退钱!” “求退钱!” “想申请退款,管理员请回复下!”     百雀羚:3000万阅读,实际转化率不到0.00008     百雀羚去年一则称为“一镜到底”的长图文广告在各大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创意内容博得3000万的阅读量,然而实际转化率不到0.00008。 究竟是什么令转化率来得如此之低?   事件营销火爆之后,应乘势推出产品系列 从社交媒体营销来看,百雀羚选择的KOL账号都是偏创意营销类,其目的明确,制造话题,引发讨论和更多自传播。 如果话题事件火了,营销团队势必应该趁热打铁,随后把注意力引导到产品上来。     如果是内容电商,应该怎么玩? 然而,如果从产品营销的角度来看,内容电商的玩法显然与话题营销的目标和手法截然不同。 品牌需要选择更加专注生活方式和时尚潮流类的账号,并且内容与选择账号深度定制,符合其粉丝的阅读习惯,步步深入的植入推荐的产品,给粉丝一个选择的理由。   在品牌KOL营销中,最容易出现哪些误区?   误区一:粉丝越多的KOL,效果越好 这种想法太过于片面。从PARKLU上月的美妆品牌KOL数据分析报告来看,(戳:全球化妆品行业KOL营销分析报告)Chanel、LANCOME、L'oreal等的社交媒体粉丝覆盖数遥遥领先,然而互动率却表现平平;相反的,粉丝覆盖数并不那么高的INOHER、Marie Dalgar、Albion、Mamonde等互动率却并不低。可见,互动效果并不可只凭借博主粉丝覆盖数做衡量。   误区二:明星类KOL广告更有效 根据相关调研显示,非明星KOL的推荐反而获得更多30%的消费者所接受,转化率更高。因此,品牌主想要更高的ROI,明星类KOL并不是一个最优选择。实际投放效果、互动率、转化率才是衡量的最重要指标。   误区三:自己寻找KOL更便宜 不少品牌认为自己找KOL价格会更便宜,但是品牌在寻找KOL过程常常需要投入大量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品牌营销的其中两个重要因素便是效率和精准度,如果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到并不适合的KOL,便会造就一场失败的营销活动。因此,品牌主自己寻找到的KOL价格更便宜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想要了解更多KOL营销误区?收听PARKLU CMO Eljiah Whaley最近接受China

4位KOL告诉你,网红博主如何与粉丝互动?

在前两次的推文里,PARKLU有采访了一些KOL,他们告诉我们博主在光鲜亮丽和令人羡慕的背后,有着惊人的毅力在坚持着,并且呢,他们的一天可能是你所无法想象的忙碌和重复。 阅读往期采访,点击: 做KOL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揭秘网红博主一天的生活 如何撬动KOL帮品牌进行免费营销?   说到KOL,根据 reuters communications 的统计数据,过去五年,中国线上消费人数从 2.4 亿增长至 5 亿,95% 的千禧一代在过去一年里没买过纸质刊物,但 72% 的人有“最喜欢的 KOL”。 KOL在日常内容的创作和经营来获取粉丝之外,也常常非常重视粉丝的维护。 Instagram的时尚博主Sarah Ashcroft 认为对粉丝的喜爱保持感谢非常重要:“我常在想,如果Instagram消失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真心与粉丝相处,把他们带到我的身边,得到他们真心的支持,如此一来你可以自创品牌,不需要依附在Instagram之上。”   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如果给你30万粉丝,你会和男朋友分手吗? 也有微信公众号“招财大牛猫” 说起自己的粉丝:“男网友最常见的留言就是人在北京,希望请我吃饭,我基本上都婉谢了。如果让网友请客,我一顿一顿吃过去,感觉自己像是饿死鬼投胎来蹭饭的,如果让我请客,那么多人一个一个请过去,我都快成大众点评网李时珍人肉版。左右都不妥,个人时间也有限。” 那么到底KOL们是怎么维护他们的粉丝群体,如何跟他们进行互动呢?PARKLU采访了4位KOL,看当红博主是怎样炼成的!   @龚静Tippi 在微博上坐拥105万粉丝的@龚静Tippi,是一位时尚博主、旅游玩家,身兼多职,生活充实到爆炸。Tippi说:“每天会和粉丝们互动,粉丝其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她们会关心你的状态。能看到她们喜爱我拍的东西,能给她们带来有价值的内容,觉得很好。” Tippi在微信和微博上都建立了粉丝群,“我在微博粉丝群会不定期向大家发布一些活动信息,比如线下活动招募等,微信活动群大家会更加活跃,经常会一起讨论新一季时尚搭配,所以我们起名叫‘Tippi美衣分享群’”。Tippi说。 在日常的发文中,Tippi很喜欢可以把大家都喜欢的礼物或者产品以抽奖的方式作为福利送给粉丝,通过这种形式大家也会更加了解当下最好最流行的产品,同时也会收获一份惊喜。   而为了和粉丝有更多的互动,Tippi还办过小型的粉丝见面会:“主要是多年的老粉丝见面,甚至我参加线下活动的时候,如果去到粉丝所在的城市,大家也会过来一起见面。我以后也会争取举办一场内容更为丰富的见面会,大家见面可以玩得开心,并且都有所收获。”   @Grace的幻境 旅行博主@Grace的幻境,之前在旅游互联网工作,走过美国、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因为希望可以给予更多的旅行爱好者打破传统景点打卡式的旅行方式,因而创建了微信公众号:旅行潮报(lvxingchaobao),在那里会推荐和分享一些非常特别、小众而又颜值很高的全球旅行地,和一些旅行博主不同的是,在她的一些推文中,会由情感诉求引入目的地推荐。   因为想带给粉丝们更多的真实和信任感,Grace也开始在公众号推文中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旅途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Grace说:“在微信公众号每次发文都会有粉丝在文章下留言,或者私信我,我会一一回答他们的旅行问题;当然我也会举办一些抽奖的活动,回馈粉丝的关注和阅读,我会根据每次的主题,赠送相关的小礼物,有实物,也有微博红包等。”   @咪嗷喵呜   美妆博主@咪嗷喵呜 在微博上拥有34万粉丝,经常在微博上分享化妆品妆容和自己的日常。说到与粉丝的互动,@咪嗷喵呜表示会在微信粉丝群中聊一些彩妆相关的话题:“以前偶尔会直播,最近生了二胎,生活有点忙,过段时间会恢复直播的。”   @咪嗷喵呜也会经常在微博中进行抽奖回馈粉丝,关于礼品的类型,她说:“一般我觉得好看的东西会买两份,好的品牌很少会主动送正装来让博主抽奖,所以我一般都自己买来抽,实在不好买的就会抽现金啦。有时候我会随机抽一些评论里的粉丝来送东西,或者看互动榜送。”   @HayleyLyla郭聿婷   香港时尚博主@HayleyLyla郭聿婷

国外新兴品牌该如何利用代购进行销售?

  当谈到中国电子商务销售时,代购的话题是有争议的,而代购和品牌有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连澳洲某知名品牌自己都说:“我们和代购唇齿相依。” 艾媒咨询去年6月发布的《2017Q1 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除了52.5% 的用户选择使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海淘,同时仍然有 40.2%、32.1% 及 28.5% 的用户分别通过代购、微商及出国购买进行海淘。据澳洲政府最新数据统计,目前澳洲大概有55万留学生,他们为澳洲经济贡献了220亿澳元之多。 了解代购基础篇,请点击这里 「代购」现在正向 KOL方向转型 天猫国际副总经理邢悦表示:“‘代购’现在正向 KOL方向转型,他们积淀了自己的粉丝,也比海外品牌商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代购’们可以用现场直播的形式,成为内容提供商,或者说更像是推销员了。我们现正在发展全球购的优质达人和代购者去直接帮助大品牌推广商品。商品由品牌商来销售,他们是推广员并以佣金的模式来结算,全球分销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沟通厂商和代购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DaigouSales.com的创始人马修·麦克杜格尔博士认为:“微信拥有超过9.63亿的月活跃用户,约有300万微信用户居住在澳大利亚。对于希望与中国消费者互动的品牌来说,没有比微信更好的平台。”他说,:“根据我们在2017年进行的研究,代购主要由30-39岁女性组成,紧随其后的是20-29岁群体。他们会代替在中国大陆的个人购买和寄送产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最重要的交易点是产品质量,价格,其次是品牌知名度。”澳大利亚代购是一个价值数十亿元的市场,而澳大利亚的企业也实现了增长。   而与此相反的,奢侈品零售商和欧洲政府对代购的态度截然不同。在企业层面,奢侈品牌轻视代购;而几个月前,欧盟和意大利政府开始发起“抓捕”代购的行动,代购行业在欧洲已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新兴品牌」寻找代购是「出路」 对于新兴品牌来说,与代购合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代购可以成为品牌的巨大资产,他们不仅仅是中间商,也是人们信任的有影响力的人,许多人先卖给家人和朋友,然后通过口碑传播。 况且,代购通常是专门出售特定类别的商品,例如,母婴用品、医疗保健、奢侈品、韩国或日本化妆品等。他们拥有的客群定位相对精准,而不是需要通过大量资金建立实体店来发现精准的客群。品牌可以和代购一起来测试市场,一旦品牌通过代购提升了国内知名度,他们就可以创建一个自己官方的中国电商销售渠道。 然而,品牌需要记住,与代购建立合作关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和代购合作会很困难吗? 尽管澳洲对代购持开放态度,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对该行业并不开放和欢迎。这意味着代购通常低调而隐蔽。在此次采访中,许多代购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或者店铺,因为害怕被封或受处罚。 大多数代购会根据客户需求来决定售卖商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代购说:“当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我和我朋友有一个专做代购的微信账号,当我们去日本购物时,顾客会把他们的要求和钱款给我们,然后我们帮他们代购。随着我们业务的扩张,于是开了一个微店,列出了部分最受欢迎的商品,人们可以按照这种方式预订。” 问及是否曾向客户推广新品牌?她说:“不太会,除非这是我们自己非常推荐和使用过的产品。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需要确保有市场需求在内。” PARKLU采访的另一位代购也表示认同只会售卖她自己使用的产品。   「品牌声誉」和「包装」是代购成功的基础 在我们采访的大多数代购中,直接与品牌合作的理念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但是,许多人对这个想法持开放态度,认为如果品牌的理念和产品有吸引力,便可以进行合作。 麦克杜格尔博士表示同意:“只要该品牌能提供营销素材和高质量的包装,代购就可以说服中国的买家尝试新兴的澳大利亚品牌。中国大陆的买家也更喜欢正宗、高质量的‘Made in Australia’,所以这对品牌在包装上也有较高的要求。” 即使有代购的支持,品牌产品在中国消费者购买之前也需要在国外有较好的声誉。在购买一个并不熟悉的品牌产品之前,中国消费者经常通过论坛等,与其他消费者讨论、咨询。 还有更多问题 查看我们的常见问题和教程来了解如何发布合作或直接与我们联系来发布您的第一个合作。 联系我们 或者您也可以 开始免费试用

如何撬动KOL帮品牌进行免费营销?

  阿里在去年发布首个《网红互联网消费影响力榜单》,10个网红里就有7位网红的粉丝二次消费占比超过了50%。KOL(意见领袖)逐渐演变成一项热门的新兴职业。她们中的成功者不仅收获了众多广告客户,有的甚至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或联名系列。 但是对于大多数那些活跃在微博、微信或 Instagram 上拥有一定数量粉丝的美妆 KOL来说,想要与大品牌合作或收入六位数的薪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许多品牌和KOL和品牌之间都存在一种“潜规则”,一位国外匿名的美妆博主说:“如果我愿意以某种形式在我的 YouTube 或 Instagram 上发布关于某品牌产品的信息,该品牌会定期送我一些免费的产品。当然,如果是我感兴趣的品牌,我一般都会收下。这就是如今美妆KOL和品牌之间的关系。”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收到礼物也并不一定足以让KOL有发布它的冲动,因为对于有影响力的人来说,他们每周都会收到礼物,有的甚至是每天。     那么,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发布你的产品呢? 其实除了产品本身,包装也很重要。 PARKLU采访了一些当红KOL,他们纷纷表示,如果喜欢包装的话,更有可能贴出品牌免费礼物的照片。所以,外观和包装是免费营销产品帖子的决定性因素,产品必须符合他们的审美和上镜。 阿迪达斯和中国本土时尚品牌Dueplay之前推出 #ThisisULTIMATE# 系列的运动跑鞋,体验式产品包装设计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场活动不仅受到了@Dear-迪丽热巴、@郭采洁、@gogoboi、@杜一妮、@塔林夫Atom、@林允Jelly等明星和KOL的捧场,而且展示了阿迪达斯在现代设计上的天赋。 为了能让品牌了解更多的产品赠送推广策略,PARKLU采访了5位时尚和美容界KOL,告诉你如何进行免费营销。 @bada_C彦熹   Q:对你来说,一个产品的包装重要吗? A:包装是设计的一部分,需要有点心思。但是我不喜欢过度的包装,因为很不环保啊。   Q:什么样的包装最吸引你? A:简洁但是又有创意     Q: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品牌送给你的礼物是因为包装好看而把它分享给粉丝? A:有,但是大多数的礼物都比较简洁,用心的比较多,有创意比较少。     Q:品牌有没有送给你为你定制的礼物?如果有,那个礼物是什么?你跟粉丝分享了吗? A:这是个品牌送我的定制名字的睡衣,我会单独拍摄,也会因为适合我也实用会经常在社交媒体露出。

KOL营销终极解读: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不少品牌在第一次接触KOL营销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以下的一些疑问:我到底该如何选择KOL?选几个?预算多少钱?能有效果吗? 诚然,我们十分理解您对可达到效果的预期。然而,这些问题并不是简单几个数据就可以概括的。PARKLU最新的这篇KOL终极解读博文,就期待达到一个教育普及的效果。我们在这里会较系统地回答一系列您作为品牌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份科普性的KOL营销终极解读,能带给您一些更全面的了解与解读。   3步KOL营销终极解读 KOL营销,总的来说有3步:初识,了解与转化——reach, engagement and conversion. 单单停留在对品牌的认知层面是不够的,需要更长期的积累,才能最终收获消费和conversion。 所以说,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很难达到的。任何一个品牌,都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KOL营销。若仅想通过短期的单次合作,迅速收获大批粉丝,得到一个十分理想的KPI,是有悖于实际的。 其中,最关键的,不能忽略第一次与KOL的合作。对于正常规模的品牌来说,如何选择第一次合作的对象至关重要,也会影响到之后走的每一步。有一些初涉KOL营销的品牌,出于谨慎的态度,往往在第一次合作时不会投入过多的预算,较多以免费产品的方式答谢博主。这种免费giveaway的形式降低了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可能只有一些小博主会有兴趣参与,所以也会导致后期品牌宣传时难度加大。   KOL营销中的硬广与软广 熟悉KOL的营销者都知道,hard sell 强行推销,是很难保证高的回报率的。品牌在做活动前,都会有一个campaigh brief以供KOL参考。这份活动指南,其实是帮助博主更准确的了解活动主旨、流程。然而,如果品牌的条条框框太多,文案内容生硬,是会限制KOL发挥的,更会招来消费者的反感。所以,文案做的巧,植入软广,是品牌必须学会的一点。很成功的案例,就是在数字营销界如鱼得水的Cartier,Burberry等奢华品牌。 所以,当品牌并未准备齐全时,就大张旗鼓开始联系KOL宣传,会是个危险系数很高的举动。这可能会导致: 1. 期望与实际的巨大差值 2. 失落感与挫败感 3. 钱包空空   品牌在KOL营销开始前的自我测评 所以,为了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品牌应在开展活动前,问自己以下一些问题,再三考虑,来确定一个KOL活动是否真的适合你的品牌。 当你想开始尝试或者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时,请回答: 1. 我们有中国版的电商网页吗? 2. 我们在中国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吗?或是通过淘宝或其他零售商? 3. 我们有和中国博主合作过吗? 4. 我们有了解中国市场的员工吗? 5. 我们有中国的社交媒体吗? (例如微信、微博) 当你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至少有3个是肯定时,那么恭喜,你已经踏出了中国KOL营销的第一步,接下来,你可以更有目标性的去计划你的ROI。 有太多的外国品牌,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遭遇滑铁卢。正如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Jeffrey Immelt在评价Uber在华失败时曾说,中国市场很大,但更难。   如何选择合适的KOL 接下来,我们具体聊聊如何选择合适的KOL。PARKLU平台为品牌提供12500多名质量有保证的博主,这可能让不少品牌都挑花了眼。 但是,如果PARKLU一味地告诉品牌A,你一定要和博主B合作,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原则上,品牌应该选择出与自己行业最相关的,粉丝互动较高的博主。因为国内的KOL行业鱼龙混杂,即使是很有经验的代理商,也可能不小心找到一个假博主。所以,充分的事前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点。 例如网红代理中介Reketan曾出巨资策划了一场高额直播,邀请   中国网红远赴首尔和济州岛宣传某韩国化妆品。 然而,他们却高估了活动可能带来的实际回报。

10大微博新规

根据PARKLU自身平台权威跟踪及媒体调查,现发布微博新规10大规定。以下新规一经发布,将影响所有KOL营销相关的活动,望有关行业加以重视。 10大微博新规: 1. 博文中放外链将减少20%的曝光,阿里系以外的全部电商链接只可去单品页,不可去活动着陆页。 2. KOL一条微博中提到一个以上的的品牌需提前报备微博,否则一律屏蔽。 3. 放二维码及提到微信相关推广降权到最低只有10%的人看到。 4. 平台敏感关键词降权, 含有营销、推广、微商、广告等字样也会被降权。 5. 相似内容第二条降权50%。 6. 用图片发长微博降权。 7. 非原创内容类账号降权。 8. 一个账号反复转发降低热度。 9. 同一时段榜单,第二条内容热度降权。 10. 转发抽奖不用官方工具,自己做转发抽奖或用第3方抽奖工具会被降权。 此外,在天猫618及双十一期间,天猫及淘宝以外的电商链接将全部屏蔽。 对KOL营销仍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吧!

品牌营销:如何与中国90后对话?

大家耳熟能详的90后,指的便是出生于1990年至1999年之间的年轻人群。这部分团体中,早的已入职场江湖数年,晚的即将准备考大学。而他们,也逐渐成为接替70后、80后的社会消费主体。因为接受的教育、世界观不同,中国的90后,在对品牌的认知上,也与他们的前辈有着不小的差别。所以这篇文章将聚焦于中国90后品牌营销。 由于90后独特的处事方式,他们也纷纷成为众多品牌的首要分析对象:90后在追求个人隐私、自由空间、标榜自我、凸显个性的同时,也迫切地渴望同辈人的尊重、认可。这种精妙而复杂的心理,对品牌来说,预示着全新的商机及多角度的利用价值。 想知道打哪副牌最能赢得傲娇90后的掌声?如何包装你的品牌才对年轻客户更吸睛?一起来随这篇文章全面了解90后的思考、交往、相处及消费逻辑。 90后的金钱与消费观---小茗茶饮 想要在90后品牌营销上做出成绩,首先得关注90后的金钱与消费观。直白的说,90后喜欢钱也喜欢花钱,但是他们“不是乱花钱,是更会花钱”。委婉的说,90后注重他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这种活在当下、自我思想的影响下,他们首先追求产品的舒适及使用体验感受。传统70、80后看中的产品性价比已退居二位,成为次要因素。 在选择产品上,90后会首先考虑自己信任的品牌。是否大牌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无形的用户体验! 对于品牌营销来说,这意味着你可以利用90后的消费观,为其打造更个人化的独特产品: 首先,你的品牌及产品应让90后切身感受到,他们当下的生活品质因为有了你而得到提升。你的品牌,可以帮助90后实现一个触手可及的短期小阶段目标。而这,就应该是你的定位和与90后沟通的方式。 其次,对于成长于物质文化高度发达年代的90后,他们已习惯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熟练提炼出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这意味着你的产品,应格外注重其高品质和精湛细节,并与完美的体验价值相结合。90后在购物消费时,你的品牌的细节和用户体验,便是赢得90后信赖和长久忠诚度的关键所在。 所以,即使你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众品牌,也无需担心。你要做的,便是突出自己对细节品质的关注。对于90后而言,这往往比宣扬自己是某某大牌更有说服力! 而最重要的,便是你旗下品牌的创新力。比如近年来颠覆中国传统饮料市场的“小茗同学”茶饮料。小明是一个90后耳熟能详的名字,也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小明每次都比你考得好?”,“小明!回家吃饭啦!”这一系列的小明,对90后来说十分亲切。而茗则是明的谐音,又兼有茶叶的意思,这个文字游戏,玩得十分巧妙! 通过对产品核心的创新,加以对90后人群的洞悉,小茗同学的营销推广使用了O2O策略,无论线上、线下活动都侧重拉拢爱尝鲜、追求个性化、有主见的年轻消费族群。而90后也认为这款可爱的茶饮料体现了年轻一代的生活品质。 小茗茶饮 90后的感性怀旧观---New Balance 其次,普遍的感性怀旧观成为90后品牌营销的一个好助手。90后不仅是有个性的一代,更是感性的一代。他们出生于20世纪的最后一个10年,全面感知了千禧年对其儿时、青年时光带来的诸多变化。于是,对90年代事物的怀旧,成为90后集体怀念的一大主题。 此外,相比于其前辈,90后往往接受过更高等的教育。这也意味着,他们更看重品牌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及文化底蕴。 品牌营销:如何与中国90后对话?对于品牌营销者来说,这启示你要更走心、更细腻的包装、宣传你的品牌。不如和90后讲一个感性而有趣的怀旧故事,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90后与你,应该更像朋友的关系。你们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品牌与客户的所属关系。从90后的角度出发,你应为其独身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童年、青春专属回忆。 成功怀旧营销的案例之一,就是New Balance在2015年为宣传574系列球鞋而拍摄的青春毕业季广告。很多90后的第一双New Balance球鞋,便是574系列的入门款,这个广告引起了不少新老学生党的兴趣。New Balance以“这就是我们的原色“为主题,将574系列球鞋定位为„一种只在青春时送出的礼物“,引发了毕业季的购买热潮。 NB这是我们的原色,在线观看:Youtube, 腾讯视频 90后的亲情观---谭木匠,大润发 接下来,90后品牌营销还依靠亲情观。不少人会以为90后和父母的关系相对疏远,其实并不是这样。90后只是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因为求学或工作的原因,平时很难陪伴在父母身边,这也让许多90后倍感愧疚。 所以,打亲情牌是打动90后的一大策略。你可以将自己的品牌包装成一件90后很想努力攒钱买给父母,回报他们的礼物。早在2012年,百事可乐就率先打出亲情牌,携众星打造《把乐带回家》的贺岁广告短片宣传旗下的饮料产品,呼吁年轻一代“快回家看看”。 观看地址:Youtube, 爱奇艺 再比如谭木匠非常成功的“给妈妈梳头”活动。妇女节、母亲节临至,谭木匠别出心裁的策划了这项giveaway的大型公益活动,在90后粉丝中反响盛大。可见,90后只是不善于言表,对父母的爱可一点都没有少! 2017今年春节时,大润发飞牛网以亲情为主题,通过H5等新颖在线营销方式引发大量年轻粉丝转发、分享,并引领了在朋友圈晒亲情指数的热潮。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飞牛网开发的H5亲情计算器:粉丝通过回答一系列直击人心的亲情问题,计算得出亲情指数,这一妙招成功吸引了不少90后的积极响应。 90后的表达观---可口可乐 年轻一代人对于自我的表达欲也成为90后品牌营销的一大工具。相比日渐稳重的80后而言,90后就显得活泼许多:大家热爱所谓的装B、吐槽文化,讲话风格十分日常化。例如“吃瓜群众”、“一言不合就”、“藍瘦,香菇”等网络热词被90后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对于品牌经营者来说,你在与90后对话时,也应该改变一板一眼的表达方式,尝试着用90后所熟悉的风格去打造你的品牌。当90后愿意主动在朋友圈晒出你的产品或转发你的文章时,那么恭喜你,你的策略已成功赢得90后的心! 从2013年起,可口可乐公司就在包装上玩起了“文字游戏”——从昵称瓶,到歌词瓶,再到经典台词瓶,这些热门的IN词迎合了90后的趣玩心理,可口可乐集团在中国的销量在一年内提升20%。 90后的审美观---Adidas,Vice 最后,想赢下90后品牌营销,视觉审美是及其重要的。90后追求视觉上绝对的潮、酷炫。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彰显自己個性張揚的最佳途径。然而,若认为90后只认可娛樂化,不追求内涵,这其实是一种品牌应当避免的偏見。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是很乐于独立思考的一代。新鲜、刺激、好玩固然重要,但新鲜感过后,更多的,是对品牌本身价值的思考。  所以,品牌觉不应忽视其背后的深刻文化。在品牌的宣传初期,你可以重点突出产品的潮,在90后中产生“错失恐惧”心理效应(Fear of Missing Out)。通过突出、放大你的不同之处,牢牢抓住年轻人的心。比如去年非常成功的Adidas NMD在中国所采用的饥饿营销手段,就成功的将一大批90后“路转粉”。 而宣传后期所应注意的,则是除了视觉上的酷,更突显内涵上的的独特。比如青年文化媒体平台Vice在进军中国时,就打出“拒绝无聊讯息”的宣传语,保证其推文的启示性与新鲜度并存,获得中国90后的膜拜,更实现了在中国的巨大商业价值。

千次曝光怎么选?究竟是KOL还是短信营销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1千次曝光(CPM)的价格往往是给广告定价的主要指标。在品牌看来,也有许多标准来衡量中国意见领袖的千次曝光成本价格。由于承载曝光的媒介不同,衡量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次数就没有办法和短信(SMS)或者邮件的阅读量相提并论。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和实例来进一步探讨什么情况下我们该使用KOL,什么情况下使用邮件,甚至是短信。 在中国,到底什么时候适合用短信营销和邮件营销呢? 虽然微信在国内很火,但是还是有很多品牌选择通过短信和邮件发送营销广告。面对铺天盖地的营销短信和邮件,这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其实是一种困扰。 中国短信和电子邮件营销 2006年和2015年对营销界来说有着不小的变化。针对垃圾短信和邮件,政府颁布新的法律条款来抵制垃圾短信和邮件。其中一条就要求对广告邮件必须加有标识“广告”的字样。 相比美国立法来说,中国的相关立法对有“广告”性质的信息覆盖范围更广。而相对于邮件来说,针对短信营销立法更加严格,旨在对大量的促销打折短信加以严格监控。 尽管如此,36%的中国公司还是在使用短信营销,并且该数据还在不断增长。而对于促销邮件来说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这一点我们在后文有详细解释)。 中国电子邮件市场营销 是不是广告做得越多,品牌回报率也越高?答案既是,也不是。 在中国,批量购买的短信广告(比如购买1万条短信)的费用大概是平均每条0.03美元到0.04美元之间。成功送达率在85-90%之间,打开率很高,大概有98%。理想情况下,如果你购买了1万条短信广告,其中有8820人可以看到你的广告,而你需要的话费是大约340美元。那么估算一下,每千次曝光的成本是38美元。但是我想说的是,相比意见领袖,短信营销的话费着实不菲。而短信营销的好处不过于获得20-25%点击率。 并且,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还记得我刚刚说的针对垃圾短信的立法吗?我们先退一步来讲,假设你有一手真实的短信用户名单或者你准备用一个营销推广活动来获取一批短信用户,并且你的营销短信允许让用户一键“退订”今后的信息。 换句话来说,品牌要做短信营销,就最好具备两个条件:一批已经存在的真实用户,和一套有创意的短信营销策划方案,以便维护客户关系。而大公司往往会忽略短信营销的价值。举个短信营销的成功案例--法国鳄鱼(Lacoste)--赢海南游活动。这次营销活动获得了巨大的曝光,而成功的关键在于短信里的内容和二维码。值得品牌注意的是,在做短信营销之前,做大量的市场调研是绝对必要的,切记不要简单粗暴地用短信去“轰炸”用户。 不同的KOL的每千次曝光成本价格是不尽相同的。 对大品牌来说,短信营销的高点击率可能对其转化和留存客户方面有所帮助。而对于意见领袖的营销来说,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见领袖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相对灵活很多。比如,一家零售公司的广告策划肯定会不同于一家科技公司,所以他们寻找的意见领袖就会不同,因此每千次曝光率的价格也不同。 下面让我们来看两个例子以便进一步理解。 @姚Rebecca on the PARKLU Marketplace Rebecca姚姚是在上海的一位美容时尚博主。她的新浪微博坐拥99.84万粉丝,文章的每千次曝光价格大概为0.25美元。 @方小叶 on the PARKLU Marketplace 方小叶是上海的另一位市场博主,她的受众相对较小,主要针对母婴和儿童时尚方面,粉丝不及Rebecca姚姚多,只有17.54万。而她的新浪微博文章的每千次曝光价格却在0.83美元。 品牌的每千次曝光价格是由一些重要的变量来决定的。如果你的目标客户是某些小众的群体,就像上面方小叶的例子,可能花费更贵,但是投资往往是值得的。这一点对一些特定行业来说非常适用,比如旅游,那些值得信任的意见领袖收费会更高。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意见领袖的价值在于其创意。现在可以停下来想想,你到底愿意划多少预算给你的营销团队?不妨使用我们平台的KOL计算器,自己来算算每千次曝光成本吧。 别忘了我们还没说邮件营销呢! 邮件营销在中国貌似行不通这件事几乎就是个公开的秘密了。在美国,邮件的点击率平均至少可以达到5%,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还不到1%。邮件营销在中国并不被看好。 今日传媒就曾提到: “邮件使用率在中国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邮件服务商、防火墙和网络安全这些因素。对于决策者来说,营销策略中的一部分就是选择最佳的渠道来触达用户。在中国,微信,作为坐拥上亿用户的社交媒体,流量巨大,绝对众望所归。据腾讯2015年三月数据报告,微信已有超过5亿用户了。”

Go to Top